时长:14分钟
上映时间:2014-02
类型: 短片
语言:英语
地区:美国
导演: 弗兰西斯·博多莫
演员: Diandra Forrest
更新时间:
资源状态:
简介:July1969.TheAmericansarejustabouttosendApollo11totheMoon,whenadiversegroupofhomelesspeopleintheZambiandeserttr……更多>>
Afronauts
July 1969. The Americans are just about to send Apollo 11 to the Moon, when a diverse group of homeless people in the Zambian desert tries to get there before them.
主角是一位白化病患者,在本身就边缘化的种族群体里更是一位少数。少数是可以被牺牲和实验的,不知道是不是有这一层含义。
想要追求得质感和主题都不错,可惜制作水准上总感觉差了那么点
整个片子磁场非常游移, 不坚定。某种建立于形式的对政治正确的追求, 纽约hispter式地舔舐历史伤口(把历史伤痛终结于Techno小清新beats, why? because this is literally what they do all day)。Sundance formula, 就像**纽约的人想融入纽约的精英文化阶层却又不得不面对自己的真实identity, 但也只能把自己的“来处”进行一番纽约式/北欧染指的包装, 做成Zara款的民族风包包, 试图成为一个精神上的白***写着“无法接受本来的自己”。Identity这么严肃的事情, 自动adapt西方的声音, 多少丧失尊严。
我比较土 精致刻意大特浅焦多得我眼疼 觉得老别扭
这部的确最好,最后还露了一手赞比亚打铁花。话说登月这件事儿,本来就是虚构的吧
Edward Makuka Nkoloso a dit son but « partir sur Mars avec une femme astronaute, un chat ** un missionnaire » L'univers est la maison.
今天看的experimental film里面最喜欢的一部
一群赞比亚沙漠的黑人将他们中的白化病小女孩选为他们的宇航员,誓要将她先送上月球,再尾随而去。只能是在现有物质条件权力结构下的自欺欺人,可是自欺欺人有其无奈也有其诗意。
用十二分钟触及冷战下的****、贫困、殖民问题、边缘人群、性别、健全/**等等,太震撼了。
宗教仪式一般的美丽画面,尤其是女主角。“研究者”们像科幻电影里拿着破旧零件拼凑飞船的底层废土居民(我真的期待了一下)。结局小小震撼。必须承认没有看懂,也没有看到作者的采访,所以很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