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阿尧又名Growing Pains
十四岁的阿尧(陈崇恩 饰)再也不想因为鞋子太过破烂而被田径队的队友们嘲笑了。 负债累累的父亲(陈以文 饰)将阿尧的旧鞋反覆缝补,撑过一天算一天。 这天,遭受暴力讨债的爸爸忽然拉著阿尧到运动用品店,帮他挑了一双价格高昂的名牌慢跑鞋。 阿尧万万没想到,一双新鞋,竟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3.7/5,非常细腻而克制的呈现了父子间的情感以及底层人物无法逃脱命运的悲剧。
三星半。跟《家庭式》有些类似——同样是一段残酷青春的故事,同样关注台湾底层的视角,同样是冷静写实的拍摄手法。这些台湾年轻导演多半都受到了侯孝贤、杨德昌、蔡明亮的不小影响。短片虽然叫《少年阿尧》,但我觉得真正的主角倒是父亲,寥寥几笔,就把这个潦倒的中年男人刻画得真切可感。演父亲的陈以文,多次用微微尴尬的微笑,将角色的卑微、困窘和对儿子的歉意诠释出来。在结尾,失去希望的父亲,用生命给儿子带来了一点希望——一双新球鞋。然而,在儿子赶去现场的过程中,新鞋也沾染了污泥。这双鞋,既是父亲留下的爱意与关怀,却也是他离去带给儿子永久的伤痛。
#14th FIRST#短片3组。7分。故事过时,不过胜在视听纯属,演员准确,陈以文这个角色跟比如[阳光普照]有啥区别……给导演个更趁手的剧本可能有惊喜。
改编自导演人生经历,负债累累的父亲给儿子留了一双最期盼的运动鞋后选择了轻生。
父亲演得真好。阿尧最后的鞋脏了,左脚的鞋带开了,在店里买下这双漂亮白鞋,替他系上左脚鞋带的父亲,不在了。
#FIRST#。台湾谱系家庭片总会出现一个缺**家庭成员、有恶******,此片也不例外,显得并不真诚。 鞋子作为切入视角不高明却巧妙,结尾落得稍有偏倚。
陈以文是问题父亲的专业户了吧,那种倒霉而不屈的表情有些被定型了,也因此这个短片又是在这种麻烦交织间父与子故事的又一次模板复制。
【2021金穗影展】影像质感真的不错
#14thFIRST#虚假的生活希望终究被一只脚踏实地的鞋子抽干。不太喜欢最后的结局方式,太过煽动情绪。陈以文的表演一如既往地自然。
台湾短片主题的共性是格局小,优势是能拍一些我们不能拍的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