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81分钟
上映时间:2025-03-25(哥本哈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 / 2025-03-28(美国)
类型: 纪录片
语言:英语
地区:美国
导演: Kei Pritsker Michael T Workman
更新时间: 07-09 22:37
资源状态: 可播放
简介:更多>>
集会原名:The Encampments,
导演动作真快 // 烂漫的公社化带着理想主义的滤镜,运动蔓延到全球。片子明确站队,导演是媒体背景非电影人,非常rhetoric地说,当外围媒体自持中立立场报道时,他就是主观,但又如何,他才是深入内部去记录了整件事情。尽管偷换概念,回避了他在手法上,素材选取不可避免带节奏(body cam居然easily access)。后面故事思路有点碎、而且对锡安主义的背景education不多,高语境了,80分钟的片,背景交代和论证也过于短了,制片帮着公关,转移矛盾方,黑人教授说这种事情从历史上就是class struggle而不是race struggle,导演说人总要sacrifice,要 put part of ourselves to a greater calling,唏嘘,世人不认识真神
任何支持绿教都是***,废除绿教救世界,绿**超生、贬低女性、歧视排挤非绿教人群、充满暴力基因,支持全世界反绿教,铲除绿教,绿教是人类公敌
哥大真的**辜负了自己的学生。 @ AFC Pop Up
那么多十月七之后的影像,因为身在纽约,这部看得痛彻心扉。周围此起彼伏的哭声,为Hind, 为Bisan, 为Mahmoud,为死亡之残忍,为生者之不屈。哥大越不堪,学生越高贵。*破主流媒体的谎言,每个人都应该看。想到这些年轻人是美国的未来,美国或许还有希望。
[從河到海] 在雪城能線下看上**電影真不容易,雖然只是Watermelon+上的資源。開場演講者是Rachel Corrie的戰友,講到好友的一去無回,她本來就緊張得倒不過氣的念稿中斷了好一陣才能繼續。映後一位巴勒斯坦裔女生講述自己作為佔領雪大的主要組織者所遭受的壓力和威脅泣不成聲,包括遭遇錫安學生幾乎類似於「追殺」的行為。在學校高層是錫安鐵桿、所在城市地小人稀的孤立情況下,雪大學生還是把營地撐了兩個星期。這期間尤太和黑人學生在前面頂得最兇,為了保護國際生,有美國籍的實際駐紮營地,國際生負責不會直面黑皮豬的外圍工作,印度、中國、台灣的都有。最後女生說到「我們會回到自由的巴勒斯坦的,那裡很美,你們都要來看看」,那些刷到過的影像一齊湧上來,愣是一個單詞都再說不出來回應她。
就很常规表面的纪录片也很普通的Q&A,but我从头哭到尾。。导演就两个很年轻的白男,其中一个是journalist。有juxtapose Gaza的画面,而且是有crew有camera operator在Gaza的。这才第一场的映后他们就说看目前周末票房预定的情况,这会是今年angelika上映的票房最好的电影。
Feeling hopeful for 83 minutes.
it reminds us why the stakes are so high. The motivation behind encampment. Bravery is contagious.
2025/4/8 **电影院观影。只觉得绝望,人类的愚蠢与无知,似乎是不可救药的,包括我自己。学生的愤怒与狰狞,上位者**神掌一般的清扫,我都觉得很恐怖,真相不可知,沟通不可能,和平不可得。学生沉迷于自己的**甚至上瘾,上位者们在国会在市政厅翻云覆雨。不管是命运纠缠的宿敌巴以,还是此刻在胆小鬼关税游戏里对撞的中美,这个世界真的烂透了,没救了。
去年夏天的傍晚,和伙伴一起来到多大的encapment,当对抗已经接近尾声,我们帮忙把一些物资运送附近无固定住所居民的营地;去年夏天的夜晚,当多大的encapment已经**安静的沉睡,我和partner把做好的应援卡片和海报拿给在门口守护的志愿者;也是去年夏天,我有了一条自己的Keffiyeh,我带上它走在熙攘的街道上...历史会忘记学生的抗争和呼喊么?而我永远不会忘记。从河到海,巴勒斯坦终会自由,巴勒斯坦终会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