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2.吞噬星空 第3季 第9集 2025-7-25
3.爱吃拉面的小泉同学 二代目!2022年新春特别篇 第0集 2025-7-25
时长:49分钟
上映时间:2019-10-05(中国大陆)
类型: 纪录片
语言:汉语普通话
地区:中国大陆
演员: 中国农大老师、学生等
更新时间: 07-20 21:37
资源状态: 可播放
简介:46年前,中国农大7位老师来到河北省曲周县张庄,历时7年,把一片盐碱地改造成丰产田。他们的科研成果被授予国家科学进步特等奖,被推广到覆盖5亿人口的黄淮海地区,7人中走出两位院士。46年过去,农大教授依然坚持在这里,在乡村……更多>>
田野上的大学
46年前,中国农大7位老师来到河北省曲周县张庄,历时7年,把一片盐碱地改造成丰产田。他们的科研成果被授予国家科学进步特等奖,被推广到覆盖5亿人口的黄淮海地区,7人中走出两位院士。46年过去,农大教授依然坚持在这里,在乡村建立了一批科技小院,年轻的科学家探索中国农业的未来。
哇塞!瞧瞧人家的研究生生活! 双重院士那位**真的是伟大,治理盐碱,改天换地 ps**姐好漂亮啊,在田里劳动晒出来的雀斑也很好看!
自己做的这些和他们的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以当代中国大学新青年的视角引入,展现平凡、坚韧、**的新生代追随老前辈先行者们回望那些艰苦奋斗的岁月、负重前行,为追求学术研究、科学助农而努力奋斗;同时通过对往事与现今的剪辑切换对比,突现出**在变、精神不朽的真谛;当代年轻人怎么样,祖国的未来就是怎么样的!
邯郸曲周四疃镇是我的故乡,在家里和外祖父下地里干活的时候,外祖父都会说起以前这里寸草不生盐碱荒地,这离不开中国农大那些优秀伟大开荒者(三对半夫妇石元春、辛德惠、黄仁安、林培等等)的辛勤付出,以及一代又一代杰出人才(张福锁等)的贡献。这些是真切的感受到的,致敬!
立场:学者比农民更懂种地,农民的本土的劳作不产出本土的知识,案例:学者种的玉米比农民高产。 立场:人强行改变自然属性带来很好的收益。案例:治理盐碱地使之更适合农业而不是卖盐。
很敬佩也很感谢学长学姐们为曲周做出的贡献,从40多年前石元春、辛德惠教授等人的盐碱地综合治理,到10多年前的低耗高产技术的推广,再到最近几年的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实施,曲周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农大的科技小院已经遍布全国各地(离我最近的应该是德州乐陵的科技小院),数百名研究生长期驻扎,帮助农户实实在在地解决难题,农大师生把“**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曲周精神”薪火相传。正如校歌中所唱的“走出我们的校门,就担起天下饱暖和安康”,“解民生之多艰”,我们一直在行动!另外,我觉得真的不必苛责(就我来说,也没有资格)学生们小小的好胜欲和功利心,这才是他们最真实的状态,况且我们也看到他们在成长。同时,我也更希望,包括我在内的农大学子可以更加思考和理解与农民之间的关系,融入他们而不仅仅是在帮助他们。
在CCTV9看到,题材和角度喜欢。原来就是两集,我还以为漏看了。很好的纪录片。踏踏实实实实在在的学习与用功。
中国农业大学是对中国做出贡献最大的高校之一
拍得有点朴实(好的意义),很喜欢里面出现的农村小狗,给加一星
从农大年轻人身上感受到的是“争”,而不是“爱”,看到的是她们“帮农民”,而不是“和农民在一起”。